鰲山灣牡蠣養(yǎng)殖拓荒者,失敗了10年終成功

發(fā)布:2019/1/31 16:56:21  來源:互聯網  瀏覽次  編輯:放那EHR
老漁民常說“冬吃牡蠣夏吃蛤!”
寒冬臘月的牡蠣日漸肥美,鮮味直線飆升,口感也愈加嫩滑。用“蠣黃肉”蘸一下醬油,放進嘴里,鮮到能讓味蕾開花。
清晨7點,鰲山灣畔的即墨鰲山衛(wèi)街道神湯溝村碼頭開始忙碌起來。20多艘養(yǎng)殖船蓄勢待發(fā),靜靜地等待潮水的到來,一會兒它們將集中出發(fā)收獲海中的牡蠣。67歲的馮淑叢吃完早飯,早早地來到碼頭。今天他要去自家的養(yǎng)殖區(qū)收獲1500斤鮮牡蠣,趕在春節(jié)前給自己孫子、孫女攢個 “壓歲錢”。
今年神湯溝村養(yǎng)殖的牡蠣大豐收,牡蠣收購價也是這幾年最高的,平均一戶能有15萬元左右的純收入。全村大約有100多戶養(yǎng)殖牡蠣,保守估計有1500萬的產值,而作為鰲山灣牡蠣養(yǎng)殖拓荒者之一的馮淑叢卻要正式“掛靴”上岸了。

20年前,由于海里的魚蝦越來越少,當時47歲的馮淑叢面臨著被趕上岸的窘境。常常是出海一天,打上來的魚蝦還不夠柴油和人工費錢。這種窘境不光困擾著馮淑叢,同村和他一樣出海捕魚的于民道、李顯強、于建濤也同樣愁眉不展。
1999年冬天,四個人坐在一起喝酒,“咱年紀也大了,去工廠打工也沒人要。出海的(人)被海趕上岸,是啥也不會啊,難道只能去工地搬磚?”席間不知道誰喝高了,發(fā)了句牢騷。
“大風大浪咱誰沒經歷過,咱出海的(人)誰還沒遇到個事,但明年再這么下去也確實不行,咱哥幾個得想想辦法!瘪T淑叢狠狠地抽了一口煙。

“我去煙臺那邊,看到他們已經有養(yǎng)殖牡蠣的了,海洋研究所在那邊有牡蠣育苗池,還往外賣牡蠣苗,要不明年咱在村后海灣里試驗試驗?”走南闖北最多的于民道說。
與其坐以待斃,不如主動出擊拼一把。當時大家討論了半天覺得這條路比較實際一點。2000年春天,4個人多次去煙臺請教學習,把研究所培育的牡蠣苗帶回鰲山灣,開始試驗在鰲山灣人工養(yǎng)殖牡蠣。
第一年,失敗了,引進的牡蠣苗沒有扛過處暑前后的高溫海水,熱死了。
第二年,也失敗了,牡蠣被其他附著生物從扇貝基底全部擠掉,顆粒無收。
第三年,又失敗了,海灣內營養(yǎng)物質太豐富,牡蠣都被活活“撐”死了。

經過海洋研究所的專家分析,他們才得知,煙臺培育的牡蠣苗并不適合鰲山灣地區(qū)的海洋環(huán)境。這三年的投入算是都打了水漂。大家討論了一番后覺得,雖然這三年啥回報也沒有,但至少積累了不少經驗。條條大道通羅馬,本地牡蠣總能適應本地海水吧,來年咱們養(yǎng)本地牡蠣。
2003年春天,馮淑叢他們四個人,幾乎跑遍了青島所有出名的漁村,但沒有找到一家出售牡蠣苗的育苗場。
三年的投入沒有任何回報,到底還干不干了?這個問題馮淑叢反復在腦子中思量。
要干就干到底,沒有牡蠣苗,就自己動手從礁石上摳下牡蠣幼苗,人手不夠就發(fā)動家人,家人也不夠用,就雇人從礁石海堤上摳牡蠣幼苗。每個人的手指都是舊傷未好,又添新傷。最后總算是采集到了1000多斤牡蠣苗,光鏟刀就用壞了200多把。

滿懷希望,背水一戰(zhàn)的四個人總結了前三年的養(yǎng)殖經驗,決定這次采用籠養(yǎng)方式,小心翼翼地呵護這些來之不宜的牡蠣苗。
第四年,還是失敗了。
第五年,又失敗了。
第六年,他們改用繩子吊放扇貝皮讓天然牡蠣苗附著,取得了成功。然而,年底還是沒有收獲。
第七年,雖然還是入不敷出,但已經開始有少量的牡蠣能存活下來并長大了。
第八年,存活并長大的牡蠣苗又多了一些。
第九年,總算見到了一絲勝利的曙光,這一年大家算是收支持平。
第十年,由于放苗時間早了一周,加上夏天久旱未下大雨,存活下來的牡蠣個個“骨瘦如柴”,4個人養(yǎng)殖面積最少的也賠了1萬多元。
第十一年,望著個個肥大鮮美的海蠣子,馮淑叢、于民道、李顯強、于建濤四個人痛快地喝了整整一晚上,這里面的艱辛與付出,只有他們自己知道。

“終于成功了,我們四個也算是給全村,以及附近幾個村的牡蠣養(yǎng)殖蹚出了一條路!睆2010年起,神湯溝村的牡蠣養(yǎng)殖戶漸漸多了起來,馮淑叢他們把自己的養(yǎng)殖經驗毫無保留地傳給大家,現在牡蠣養(yǎng)殖已經成為神湯溝村以及附近幾個村的支柱產業(yè)。
一根兩米多長的養(yǎng)殖繩上大約有15斤牡蠣,每根至少值20元。別看這捕獲海蠣子簡單,冬天的海上格外的冷,有時候根據潮汐變化,還需要凌晨出海。一般年輕人要4個小時,才能從海里拽上大約3000斤牡蠣。
一條小船每天的捕撈作業(yè),都是由一個人完成。船靠岸后,還要從船上卸下這3000斤牡蠣運回家,絕對是個重體力活。
由于神湯溝村后的海灣有大任河、溫泉河和數條小溪匯入灣內,帶來了大量的營養(yǎng)物質,灣內的浮游動植物非常豐富,給牡蠣生長提供了充足的餌料。村民們養(yǎng)殖的牡蠣,采用天然牡蠣苗附著,自然生長的養(yǎng)殖方式,因此口感跟天然野生牡蠣幾乎沒有差別。

作為鰲山灣最早的牡蠣養(yǎng)殖拓荒者之一,馮淑叢還是略有遺憾。目前,整個鰲山灣養(yǎng)殖的牡蠣都沒能解決第二年留存牡蠣存活率低,肉質含量低的問題。第二,本地天然牡蠣品種太單一,對海水鹽度的變化非常敏感,受降雨的影響產量變化較大。
“我今年67歲,真的是體力跟不上了。要是能年輕10歲的話,我還真想再引進幾個牡蠣品種,多做些試驗,把牡蠣養(yǎng)殖做好、做精、做細!瘪T淑叢說。

相關文章

贊助商推廣鏈接
Copyright © 2003-2009 Shuzire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